在2021年买基金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2022-01-04 11:02:40

加拿大技工移民条件 https://www.immivisa.cn/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不知不觉间,熟悉的2021年,已经离开我们,悄然远走了。

  这一年,在基金圈儿里,发生了很多故事。

  还记得年初时的情景吗?

  行情热火朝天,赚钱效应扑面而来,我们带着兴奋与憧憬,欢度春节。

  亲友见面时,都要聊上两句:去年买的基金,赚了多少呀?

  但过完年后,风云突变,市场遭遇一波深度调整,如同浇下一盆凉水。

  期待的那个节后红包,没想到竟是我自己。

  那些不敢打开天天基金app看净值的夜晚,我至今都还记得。

  然而,就是在这样恐慌的氛围中,一波反弹攻势也在慢慢展开。

  尤其是以光伏、军工、新能源车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一把抢过行情的接力棒,开始强势领跑。

  我感觉到,仿佛一切又都回来了。

  之后,在震荡、起伏的主旋律中,我们送走旧历,迎来新的一岁。

  当然,我也知道,过去一年中让你难忘的,可能还有那

  想起来百感交集、回忆时爱恨交织,以至竟无语凝噎的医疗、中概。

  下面,就用这一篇文章,来复盘和记录下,这基金投资不平凡的一年。

  想说的话很多,所以篇幅有点长,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哦~

  先上一张图,带你看懂2021年的基金行情。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跟2019、2020年相比,2021年的市场,稍微有些降温。

  尽管上证指数涨了4.80%,实现了久违的连续三年上涨,但赚钱效应要逊色于前两年。

  大白话就是,不像前两年那样容易赚钱了。

  值得欣慰的是,四个主要的基金指数,依然战胜了大盘。

  凭借基金经理们一年的辛勤工作,主动基金的超额收益仍在。

  行业指数方面,2021年的关键词是“分化”,买不同的行业,结果天差地别。

  有人依然骑在牛背上,以七十迈的速度狂奔;而有的人,却平白多了一次熊市体验。

  光伏、新能源车在年内大多数时间都保持强势,贡献了丰厚的利润,号称“得锂不让人”。

  军工、半导体则前低后高,入场的节点决定了收益和体验。

  白酒走了一个“N”字,医疗走了一个“M”字。

  如果不幸买在高点,喝酒吃药就成了“头孢配酒”。

  2021年,由于供求失衡,周期板块迎来机会,行情“煤飞色舞”、只能“望煤止渴”。

  但“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顺风方世玉,逆风林黛玉”的性子没改,跌起来也是毫不含糊。

  年底,凭借元宇宙的横空出世,沉寂多年的传媒板块终于被激活,迎来一波小高潮。

  但2021年最让人难忘的,恐怕还得是中概互联,这次持续近一年、幅度超50%的下跌,实在有点难顶。

  有点意外的是,面对下跌,基民们的补仓热情格外高涨。

  过去,大家往往更青睐那些短期业绩好的基金。

  而在2021年,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很多基金净值是下跌的,但规模却一路攀升。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尤其是“概世英雄”们,勇敢抄底,越跌越买,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你一个?

  后市能否止跌回血,收复失地,是留给2022年的一大悬念。

  聊完行情,再聊聊熟悉的基金经理们。

  这一年,顶流基金经理们的星光似乎有些黯淡。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我们意识到:随大流选明星基金经理,似乎并不是基金投资的完美姿势。

  在部分行业估值过高,出现风险时,即使是身经百战的他们,也难以不受波及。

  尤其是在震荡反复的结构性行情里,过大的规模、频繁的申购赎回,都会影响基金的运作。

  这一年,很多陪伴我们多年的基金经理宣布卸任,比如兴全董承非 、中欧周应波等。

  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21年,也有一些基金经理横空出世,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比如这些: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他们有的把握住了新能源主线,挖掘出了不少牛股。

  有的则是均衡运作,在偏中小盘、偏制造业的行情中处变不惊、应对自如。

  不过提示一下,追上一年的领跑基金,未必是好方法哦。

  这一年,大家对行业投资、赛道投资,似乎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2020年,无论是白酒、医药,还是新能源、互联网,只要是共识的好行业,都能带来不错的收益。

  但去年不同,有的行业是之前涨多了,贵了,要估值回归,跌了;有的行业遭遇了始料未及的政策风险,基本面、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跌了。

  对我们基金投资者来说,想对每一个行业的基本面、政策面、估值,对市场风格的轮动有准确的把握,实在不容易。

  于是,有一类名为“画线派”的基金广受好评,就是说净值曲线像拿笔画出来的一样丝滑。比如下面这几位: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他们未必是涨得最多的,未必有很强的爆发力,但良好的回撤控制和不断收复失地的能力,让基民的持有体验很舒服。

  舒服了才拿的住,也才能不紧不慢地赚到钱。

  这一类基金,往往有更小的规模,更低的持仓集中度,基金经理调整起来更为灵活。

  持仓风格上更加注重均衡,规避单一行业调整给基金带来的影响。

  现在看,这两个特点是不是很好地契合了2021年的市场风格呢?

  如果你想发掘更多这样的基金,天天基金app为你准备了功能强大的“条件选基”工具。

  入口就在app首页上方的“基金优选”,里面再选择“条件选基”。

  (图片来源:天天基金app,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可以DIY各种刁钻条件,阶段收益、最大回撤、持股风格等等,帮你筛选出称心合意的基金。

  这一年,FOF基金有点火,就是专门投资基金的基金。

  除了直接购买,很多基民也会参考他们的持仓,借鉴专业机构的选基眼光。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银河证券,截至2022/1/1,不作投资推荐)

  很多机构藏在箱底的“心头好”,慢慢被扒拉出来,为大家所熟知。

  在2021年,基金家族迎来了许多新成员。

  比如投资不动产证券的REITs,今年一共发行了两拨,都被疯狂抢购。

  事后看,上市后的收益都很可观哦,你有吃到这口肉吗?

  还有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它将80%的仓位投资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业存单。

  对追求稳健的小伙伴来说,又多了一种新工具。

  指数方面,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基金无疑是2021年的市场热点。

  风格上兼具“茅指数”和“宁组合”的特点,还特别符合“聪明钱”北向资金的口味。

  有激动有憧憬,有遗憾也有不甘,丰富多彩却也五味杂陈的2021年,就这么悄然远去了。

  这一年,你的账户可能收获不多,但认知上的提升,应该不小。

  比如管住手,不要追涨杀跌、频繁交易;不梭哈,保持行业均衡,适当止盈。

  你不再相信哪个板块是只涨不跌的永远滴神,也不再因市场的突然调整而惊慌失措。

  古人云,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

  意思是璞玉经过雕琢大多会成为精美器物,长剑经过时间的洗礼会变得锋锐无比。

  对于计划三年、五年乃至更长期限来投资基金的你来说,这一年跌宕换来认知的提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毕竟最终决定财富的,并不是一时得失的多寡,而是认知层次的高低。

  眼下,2022年已经到来,新的一年,天天基金还将与你一同前行。

  帮助你成为更理性、更专业的基金投资者,见证居民财富从房产、理财向权益市场转移的大时代。

  如果你对过去一年的基金投资颇有感悟,想晒一晒战绩;

  对新的一年踌躇满志,迫不及待要立一个收益率的小Flag;

  或者是对我们,对每天在文章下分享喜怒哀乐的家人们,有想说的话,欢迎都发在评论区哦~(文章来源:天天基金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富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