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老兵逛地摊发现84份国家绝密档案,3000元全部买下

2022-01-15 15:30:02

影视投资 https://www.touzitop.com/

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是否思考过:那些曾经在二战中因为一场战役就失去了性命的烈士,算得上是英雄吧,但是这些战士们也许只留下一个名字,那谁把荣誉和肯定给战士们送回他们的家呢?

就像抗日战争,小的战役几百人几十人参战,大的战役几万人几十万人参战。上个世纪40年代初的百团大战,都用到百团来形容了,可想而知参战的我军士兵会有多少?

我们都知道这些战士们其实是伟大的,但他们又何其不是渺小的呢?渺小到只能在一个小本本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任凭自己的生命匆匆地划过时间的轨道。如果不是有人特意要为这些烈士们将荣誉送回家乡,或许这些烈士们的家人一辈子都等不到这些孩子的归来。

是不是有这样一个道理?那既然有,又该由谁来将这些名气不大,但也算是为国捐躯的烈士们把荣誉给拿回来呢?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名字叫做王艾甫。其实王艾甫的个人成就本身就已经很高了,他是电影《集结号》的原型,主人公是山西人也是抗战英雄。

但王艾甫对比很多参战的战士们而言,他也算是幸运的。因为他能够看到全中国的解放,也能够看到祖国新政权的建立,甚至也能够等来改革开放和香港的回归。

但是王艾甫并没有在退休的那一段时间里,就这样低调地度过余生。1996年清明过后的一个星期六,王艾甫下了一个决定,他要为那些曾上过战场的烈士们,把阵亡通知书和他们曾所获得的荣誉送回烈士们的家乡。更要给这些已经逝去的英雄一个交代,也要让他们的家人安心。

故事还得从1945年开始讲起。大家都知道在二战结束之后,国内是短暂地迎来了和平共处的一段时间,可是由于双十协定被撕毁,后面就有了解放战争。

王艾甫在抗日战争时期,虽然也参加过地方的游击战,但是那个时候他毕竟还很小也没有军籍,王艾甫正式入伍的年纪是18岁,也就是说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才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就这样,他成为了解放军。

在平时的部队训练过程中,王艾甫也算是那种刻苦训练的优秀代表了,后来还随着部队转战国内各地参与作战。大家也都知道军人的思想品质是非常好的。

除了身体素质过硬之外,军人身上的品德以及三观都非常正。这也相当于是王艾甫进了军营的大学,他也接受了思想上的洗礼,不断在各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加强。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等到战争结束之后,王艾甫选择了转业并就职于家乡的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官。他的工作态度极其认真,深受地方人民的爱戴。到了退休的年纪,王艾甫平日里又喜欢看看书,还喜欢晒太阳。

朋友们带着王艾甫进入了收藏界之后,他没事就会去逛逛一些文玩市场和旧货市场,去挑选一些陪伴自己打发无聊时光的好东西。就凭借着这一份热爱,王艾甫在1996年突然下定了一个决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那一年春天,王艾甫老人独自悠闲地在地方旧货市场闲逛着。这本来只是他平常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可是没想到那一天却打破了他生活的宁静。

远方有一个吆喝的声音在叫卖着,说要推销旧书。王艾甫也是闲来无事,便随着声音走到了一个地摊摊主面前。可是没想到他随手拿起地摊上的一些旧书籍后,慢慢地陷入了沉思。而他那种专注的精神,让地摊摊主就觉得王艾甫很有可能是对他的货品非常感兴趣。

一个消费者在商店老板面前,表现得非常喜欢某一件货品,那这个老板很有可能就会坐地起价。王艾甫表示自己对一些旧书籍非常喜欢,也想掏钱把那些旧书给买下来。

摊主抓住了机会,想要狠狠地宰一下消费者。于是张口就说那玩意他自己宝贝着呢,如果王艾甫真的想买的话得出3000块钱。老人当时没把价格放在心上,只是继续翻看着地面的那些旧书籍。

其实这些旧书本身没有太多异常的地方,只不过一些旧书里面夹杂着一些旧纸张。这些纸张上的数据,对于王艾甫来讲才是真正吸引他的地方。原来这些纸张上的数据,可能记录着1949年太原战役阵亡的将士姓名,还有一些烈士的阵亡通知书。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王艾甫老人当时看到这些数据和阵亡通知书那一刹那间的震惊感。一个战士曾在枪林弹雨中奔波,幸运的建功立业了,也能够回归正常的生活幸福地朝着未来走去,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你看《平凡的世界》中,田润叶的弟弟田润生,他曾经就是上过战场的战士。但是他退役之后,每晚还是会被枪林弹雨的梦境给惊醒,所以那些阵亡将士登记册以及通知书,一下子就能把王艾甫当年所有的记忆全部都变成清晰的画面,再度呈现于老人的面前。

当时的王艾甫并没有想着要去还价,而是想着怎么去把3000块钱给凑齐。于是他从朋友和亲戚那里借了一些钱,再加上自己平时攒的退休工资和生活费,把这3000块钱给凑齐了。

那么,1996年的3000块钱相当于2021年的什么价值呢?这个答案无法换算,因为涉及到的参数不对等。但大家可以找一个参照物,比如1996年前后一个县级中学的人民教师,普遍是在200块钱到290块钱的月薪。

所以满打满算,3000块钱在1996年相当于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个人年收入。由于这些文件对于王艾甫老人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凑齐了3000块钱,并一次性将钱付清后,将这些绝密档案都给带走了。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但是拿到这些档案之后,老人也觉得会不会是自己看错了呢?因为有些文件它是可以模仿的,所以老人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去找相应的专家去做鉴定。

于是他找了地方政府和部队专家,最后经过多方面的鉴定,老人确定了他所购买到的那些档案文件,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太原战役中的阵亡战士的确认书,也就是说这个钱花的可能是值得的。

心中得到了确定答案之后,王艾甫老人怎么也睡不着,他夜夜失眠,觉得自己应该在得到了这些文件之后去做一些什么事情。在后期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表示那一段时间自己心里非常不好受。

老人觉得,只有自己沉浸在那段枪林弹雨的回忆中是没有用的,毕竟有一些战士他可能连名字都没有,有一些烈士还清楚的记下了自己的家在哪。那为什么自己不能够帮助上了战场的烈士们魂归故里呢?如果有人还在等着他们,那老人所做的努力不就值得了吗?

于是王艾甫老人进入了第2阶段,那就是详细地整理和划分档案里的数据。例如老人把所有的资料分成4个主要部分,紧接着又根据地理位置和信息详尽程度,又划分了几个类别。最后统计出他手中掌握的资料里,有866名阵亡的将士。

但是很可惜,其中有84封阵亡书上的内容并不详尽,也就标志着老人不论从哪个角度继续努力,这84位烈士想要全部魂归故里,可能真的有点难度。

于是老人再一度陷入了沉思,他觉得自己可以帮助700多名英雄回到家乡,但是唯独不能帮助这84位做点什么很难受。最重要的是这些将士们当中,基本上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娃娃。

在那个年代,他们或许还没有来得及读书写字,或许都是贫苦人家出生的孩子。既然已经这么苦了,上了战场后又成了烈士,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但遗憾归遗憾,王艾甫老人一直没有放弃送烈士们回家。866名阵亡将士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陆续被老人送回了各自的家乡,其中包括山西,河北,广州,湖南和广东,以及河南甘肃和安徽等等。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当时还有邻居们询问王艾甫老人,说你都已经这么大年纪了,你还去做这些事情,没有人会感谢你的好,你为什么不消停一下呢?王艾甫老人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陷入了回忆。

他说,记得有一年自己把一位叫做孙耀的烈士送回了家乡,而他的女儿之前一直在寻找父亲的下落。所有的人都在告诉这个姑娘,你的父亲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是这个女孩非常孝顺,一直在坚持寻找当兵的爸爸孙耀。

可是坚持了几十年,女儿都已经生了女儿,最后还是没能寻找到。这个姑娘就把关于父亲所有的文件和资料一把火给烧掉了,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断掉自己继续寻亲的念头。

可是没想到,这个姑娘到了垂暮之年却得来了一个消息。王艾甫老人把烈士孙耀的阵亡通知书和相关的荣誉以及事迹证书等等,全部都送到了这位女儿的面前。

有些人苦苦寻了一生,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答案罢了。有些人用一辈子等一个答案,不过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罢了。但是剩下的那84份阵亡通知书该怎么办呢?这些英雄们,老人还是想要给把他们的亲人一个个都给找到。

从1996年到2005年,王艾甫老人觉得自己拿到的那些资料就好像是捏着这些英雄们的命运一样。毕竟没有哪一个中国孩子是不念家的,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非常强的。即便是在面对去世这些沉重的话题时,大多数人都会想到落叶归根。

于是王艾甫决定,要通过社会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来帮助这些英雄们回家。他主动打电话给地方的民政部门,希望通过他们的力量再帮帮忙。

紧接着他又不断地去接受记者的采访,还一再强调自己手中有84份未发出的太原战役阵亡战士通知书。越来越多的社会热情人士都希望通过大家的力量,能够帮助英雄们回归故里。

武夷老子雪垂肩,喜事何曾减少年

从写信给疑似烈士所在的村子,再到鼓励烈士亲属在未找到亲人的前提下,主动与王艾甫老人取得联系。这些工程量其实是非常大的,而老人早就已经过了退休年纪,可他的那股专注精神却是年轻人不可比的。

为了寻找到新的线索,老人又奔赴于全国各地的烈士陵园,他挨着个儿的一排一排地去查墓碑。就想要把墓碑上的烈士信息,与自己手中能拿到的登记册里的信息进行匹配。

这项工作是那么的神圣,但是由于老人经常往烈士陵园里跑,还是引来了很多人的不理解。甚至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看到了老人的这些举止之后,还大骂他有病,让孩子们离老人远点。

可惜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初质疑老人的那些民众,慢慢都成为了王艾甫身边的朋友们,主动帮助老人积极去寻找其他的烈士信息。他们越来越坚定信念,都说有名有姓的坟墓很多东西都假不了,那剩下的84名烈士能够早日回家,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故事的结局其实也让人欢喜,因为最后的84位烈士在老人和全国热心人士的帮助之下,最终还是依次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虽然有一些烈士的家人早已在该好消息到来之前相继离开了,但是烈士们的老家还在,生他养他的那个村子还在。

人们不会忘记这些英雄对国家、对社会、对祖国解放事业的贡献。而王艾甫老人凭借为太原战役中的烈士们寻访亲人,也被授予了“现代义士”的荣誉称号。

其实人们看了老人的故事,不仅是看到了军人身上惯有的优秀品质,更看到了一个中国男人身上担负起责任时的那种专注精神。对于王艾甫老人的故事,您还有哪些可以补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富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