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20:48:55
“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是美国西点军校的一句经典名言。
美国民众普遍认为,和朝鲜战争相比,越南战争只是一场政治上的失败,算不上军事上的失败。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担心中国参战,禁止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行动上缩手缩脚,最终打成了一场烂仗。而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而且是在对美国有利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败的,却败得如此难看。一句话,朝鲜战争是美国军队和美国国家永远的耻辱和疮疤。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中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守卫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着沙袋,设置着铁丝网,可以在各个方向上对付敌人的攻击)外士兵往往吃惊地发现,四五个穿着胶底鞋的中国人已不声不响地潜入他们与前哨警戒线之间的地带。这时……疯狂的军号声就会把我方哨兵吓进碉堡,几乎来不及发出口令,战斗就打响了。”
美国前国防部长、五星上将马歇尔说:“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
美军四星上将范弗里特说:中国军队“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及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
北约北欧军队总司令霍利克说:“我当了一辈子步兵,同德国步兵、中国步兵打仗,也看过美国步兵、苏联步兵打仗……但最优秀的我认为还是中国步兵。”
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联合国军爱尔兰装甲旅准将回忆:“在朝鲜战场上,那时,我的部队怎么会知道中国军队会如此强悍?我原先拥有190辆坦克。秋季攻势开始后。我被命令阻击中国第39军、40军。我原先认为志愿军无非就是一群拿起武器的农民而已。可是,战斗仅仅3个小时,3340名爱尔兰士兵中有1200名阵亡,其余,包括我在内,做了这支无敌军队的战俘。回国后,有人骂我:投降将军!我感到生气!也很无奈!但是,当时面对这样的军队。我不投降还能如何?”
前法国联合国军第14师希尔将军则说:“麦克将军在回忆录说:韩战是美国军事战争史上一个悲剧性的错误。的确。联合国军听起来很威风,可是中国的毛先生以及他那时的军队就敢打我们……而且打得我们很惨。我们付出了14000名法国军人生命,以及4000人作为战俘的高昂代价。”
美国的一位高层战略家感喟不尽地说,中国军队在二战中的拙劣表现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比如说,五十万中国军队不加抵抗,就让两万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河北、山西一线的三十万中国军队被区区三千日军象赶鸭子一样赶的到处逃跑。在美军官兵的心目之中,中国军队是“鸭子”,是不堪一击的弱旅。可是,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却在毛泽东的统帅之下竟成了一群狮子!我们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因为在这方面他们永远赶不上我们,怕的是中国军队的毛泽东化,或按中国术语说叫革命化。西点军校崇敬的两个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兵家泰斗,一个就是毛泽东。还有一个是孙武子。
那么,毛泽东画的中国军队到底有多可怕?毛泽东又是怎么用蒋介石统领下的一群“鸭子”训练一群狮子的呢?
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回忆峥嵘岁月,发人深省地问身边的工作人员:井冈山的好制度、好作风是什么?
有的人答“艰苦奋斗”;有的人答“支部建在连上”……众说纷纭,答案多多。
毛泽东最后给出自己的答案:“在井冈山时,我们摸索了一套好制度、好作风,现在比较提倡的是艰苦奋斗,得到重视的是支部建在连上,忽视的是士兵委员会。”
毛泽东说的士兵委员会制度,是1927年“三湾改编”后,他专门针对起义队伍构成复杂,军阀习气重等问题制定的一项制度。该委员会在军、团、营、连各级都有设置,委员全部由士兵组成,职能主要有五项:一是参加军队管理;二是维持红军纪律;三是监督军队经济;四是作群众运动;五是作士兵政治教育工作。
士兵委员会的特殊意义就是:“官兵平等”。
不管是官是兵,只要违反了纪律,官可以管兵,兵也可以管官,提出批评,作出纠正。
开国中将王紫峰在回忆中也提到:“士兵委员会开士兵会时,每个士兵都有发言权。例如:班长排班公平不公平,哪位军官说话态度不好,士兵都可以在大会上进行指名批评。对经济上的意见,士兵同样可以在大会上讲。对排长、连长、党代表的缺点都有批评的权力。士兵委员会设有经济委员会或小组,管理连队的伙食,每个礼拜或每半个月,经济委员会要清算和理员的账目,做到经济公开。”
简简单单的一句“官兵平等”,让士兵们对革命有了无穷的信心和斗志。
有一个名叫曹福海的战士,原来是国民党杨池生部士兵,被红军俘虏后,给了银元放回去。这事对曹福海的内心触动很大,他回去后,一下子拉来十四五个同伴携枪投奔了红军。
曹福海说:“你们红军里官兵平等,不打不骂,谁愿在那边挨打受骂?”
成为了红军后,曹福海仿佛换了个人,作战勇敢,很快升为了排长,并在随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途中牺牲。
毛泽东后来在向中央汇报时曾说:“尤其是新来的俘虏兵,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马上就熔化了。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
虽然“士兵委员会”制度在后来名称和形式都有了改变,但中共领导人自始至终都在履行“官兵一致”,“不搞特殊”作风。
在井冈山时期朱德的扁担、在抗战时期毛泽东的菜园、周恩来的纺车,都是最典型的事例。
在生活和政治待遇上平等外,在实际战斗中,战士也享有高度的军事民主权,可以向上级提出自己的作战构想。
毛泽东曾特别提到,在蟠龙战役中,“当时有一个团打了几天,上面认为无法打了,下令撤退。但连队认为可打,不肯撤。连队战士分组讨论,找出了办法,继续打,结果获得胜利。陕北将此种情形,叫做军事民主”。
相比之下,国民党部队是怕民主的。华北某部一位解放战士就曾说:“国民党怕民主,官见了兵,一不对头,就是棒子,提意见、评干部那是做梦!这回评干部、评党员是我生平以来第一次见过”。
反观国民党军队,士兵待遇微薄,将领普遍中饱私囊,军队腐败已经从头烂到脚了。
解放战争中,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战士有很大部分是俘虏过来的,称为解放战士,有的部队,解放战士竟占百分之八十,少的也占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平均约占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在淮海战役中,“情形竟发展到上午的俘虏下午就参加作战。当时的解放战士现在有许多已经做了排长、连长。这种情形是世界战史上所少有的。”
粟裕在谈到淮海战役时也说:“敌人的士兵在他们那儿士气十分低落,可是一到我们这边,马上可以打仗。我们实行即俘即教即战的政策,非常成功。”
这就是军队“毛泽东化”的神奇之处!
晋冀鲁豫解放军6纵战士王克勤,在国民党军队时,情绪低落,基本上就是一个兵痞。但被俘参加解放军后,不到一年,就先后立下了九次战功。
东北野战军3纵7师20团9连战士王福民,以前在国民党军队中,经常打骂群众,吃东西不给钱,参加了解放军后,思想上进行巨大,他说:“俺王福民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在之后的战斗中,五次负伤不下火线(其中两次重伤),在三保临江战役牺牲,临终前抓着连指导员的手要求入党,后来被追认为共产党员。
而全国闻名的战斗英雄邱少云,曾经是国民党川军系统里的一个普通士兵,1949年12月的成都战役后,川军瓦解,他被补进了当时的解放军,在军队的火炉中得到锻造后,在朝鲜战场上表现出了超越人类极限的英雄壮举。
拥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军队,始终无敌于天下。
作为后辈,我们应该继承这一精神遗产,保持不可战胜的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