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发现一具无名遗骸,警方马上派人调查,身份曝光后众人感动

2022-03-12 17:03:02

入深户2022年新规定

罗布泊,一个完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提起就让人毛骨悚然,那里被视为人类的禁地,生命的禁区!

罗布泊虽然环境恶劣,但地势非常平坦,因为属于无人区,所以保密性比较好。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在这附近试爆成功的。

那里不仅是核试验场地,还有很多诡异的传说,这也是罗布泊“凶名”的来源之一。

“凶名”在外,吸引了很多胆大的冒险者、探险家前来试图“征服”此地。

2016年的那个夏天,一支准备充足,装备精良的探险队进入了罗布泊,故事也因为这次探险开始了。受当地环境的影响,来这里的人大多都会迷路。这支探险队也没能幸免。

为了能走出这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探险队试图向沙漠边缘走去,探险队顶着太阳的炙烤,艰难前行着。

这时,一名眼尖的队员,竟然看到远处一个人,以为发现了同行者,急忙呼喊队友前去查看。只是到了近前,才发现所谓的人,竟然是一具干尸。

从森森白骨和腐败不堪的衣服上不难看出,此人在这里已经很多年了。

此时身处险地的探险队,已经是自顾不暇了,只能在一块明显的物体上做好标记离开了。

后来探险队九死一生,成功脱离了险地。

他们也把在罗布泊发现尸体的事,告知了当地警察。

此事传开后,因为罗布泊的神秘,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关注。这具遗骸是什么身份?为什么会独自在那里?

他生前到底经历了什么?大家纷纷做出了猜想。

2016年的年底,随着警方的调查,罗布泊遗骸的真相慢慢被揭开了。经警方专业的剖析,确定逝者为身处壮年的男性。

死亡时间大概在50多年前,同时发现的逝者遗物有手电筒,水壶,防风镜,一封信及一张报纸。

因为年代久远,尸骨已经是面目全非,衣物也被风化的难以辨认。

本来死者的身份已经无可考究了,但死者身上的那封信,重新给警方带来了解开谜团的希望。虽说是一封信,但经过长达五十年的侵蚀,只能辨别出个别字。

其中最重要的字眼提到了巴中这个地方,四川巴中,警方猜想,此人会不会是巴中人士。

有了线索之后,警方很快展开调查。根据死者的遗物及对尸骨的判定,大概死于1960年9月至1961年4月之间。

警方根据这个时间,调取了当年这一时间点的当地所有失踪人口的名单。

经过大量的调查,终于有了突破性的发现。1960年初,一位名为李中华的四川巴中人突然杳无音信,与家人失去联系,从此成为失踪人口。

警方找来李中华弟弟的DNA样本,与遗体DNA做了对比,确认死者就是李中华。

从家人口中得知,李中华生前竟是一名志愿军英雄。

那么他为什么会暴尸罗布泊大漠呢?生命的最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李中华曾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在1953年因严重的腿伤,被迫退出朝鲜战场,回国治疗,后回家养伤。

因朝鲜战争结束,再无战事,李中华在家干起了织染布行业。

1958年前往贵州,当了一名铁路工人,后又去瓦厂工作。

1959年返乡的李中华,妻子还在家中等他劳作回来吃饭,直至深夜,也不见他回来,没人知道,此时的李中华已经悄无声地离开了。

没有和家人告别,也没有任何交代,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虽然确定了此人是李中华,但警方对他为什么最后会死在罗布泊表示很疑惑。第二条重要的线索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是一份《洛阳日报》。

一个四川人怎么会有一份洛阳的报纸呢?

那个年代物品流通可不像现在,当地报纸很难流通到外地。

警方猜测,李中华生前可能去过洛阳。

虽然报纸上的内容已经看不清了,但却可以看到报纸的出版日期,是1960年9月13日。

警方经过多方调查,最终找到当天报纸原版本,但报纸上的内容却没能给警方带来任何帮助。

重要的两条线索都没解开李中华消失的问题,只能从最后的两件遗物再找找了,一个手电筒和一个防风镜。

这时有人提出,这两件物品是当时地质勘探者的标配,而李中华最后出现的地点是洛阳,可能李中华在洛阳的时候,加入了地质勘探队,最后来到了新疆。

此推测一出,引起不少警方调查者的共鸣。

最后警方决定从洛阳地质勘探队入手,警方调取了当时有关勘探机构的资料。

没想到当时的勘探队就有十几支,经过大量查询工作,警方依然没能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后来警方又对李中华的防风镜做了仔细的分析,惊奇地发现防风镜的不同之处,他的这款防风镜在当时,都是部队所用的。

再联想到李中华曾志愿军的身份,有人大胆猜测,李中华难道是接受国家命令,秘密执行了不能公开的任务?带着这个猜想,警方突然想到,1960年,我国第一次核试验不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吗?

难道李中华是因为这个原因,才突然消失的吗?

如果真是这样,“消失”的秘密就解释清楚了。有了这个猜想,警方再次查阅了有关从洛阳出发,前往新疆参与核试验的队伍,最终发现,1960年8月3日,一支参与核试验的队伍从洛阳出发前往新疆。

几经周转,警方找到了一位当年这支队伍的一位在世队员李良玺。

此时的李良玺已经是80岁高龄了,警方询问队伍中是否有四川籍的队员,可李良玺回忆说,队伍中并没有四川人。

正当警方人员心灰意冷时,李良玺又说到,当时从洛阳出发的还有一支队伍,那支队伍中四川人较多。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当时这样的任务属于绝密任务,所以警方在调查中,并没有发现李良玺所说的另一支队伍的资料。

正当山穷水尽时,李良玺的爱人再次给警方带来了希望。李良玺的爱人高成莲也是当年核试验参与者之一,高成莲告诉警方,李中华的防风镜和当时队部配发的很像。

罗布泊常年伴随着大风沙,所以每一个核试验的参与者,都会配备这样的防风镜。这个时候,洛阳相关人员也提供的专业的事实依据,证明了防风镜就是当时用于核试验所配发的。

调查到了这里,基本可以断定,李中华就是因为参与核试验,才悄无声息地消失。警方根据调查线索推测,李中华作为一个预备战士,在接到国家的秘密任务之后,立刻秘密的前往指定地点集合。

此任务不可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家人。

突然接到任务的李中华,来不及准备,带着父亲的信,在月色下消失了。

卖报小孩

当时的集合地点很可能就是洛阳,李中华也是在洛阳买了那份《洛阳日报》,出发后,这份报纸一直没舍得丢,最后保存了下来。

书信中的邮票

至于他为什么会死在那里,警方猜测,很可能是李中华的腿伤发作,影响他前进的速度,最终与部队走散。

要知道在罗布泊这个生命禁区,一旦脱离了大部队,漫天黄沙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只能孤独无助地死去啊!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财富网版权所有